马鞭草(Verbena spp.)是马鞭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兼具观赏、药用及生态价值。本文针对宽叶马鞭草(Verbena hastata)、柳叶马鞭草(Verbena bonariensis)及矮杆马鞭草(Verbena rigida 'Polaris')三个常见栽培品种,从生物学特性、生态适应性及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专业解析。
一、品种生物学特性分析
1. 宽叶马鞭草(Verbena hastata)
形态特征:株高60-150cm,茎四棱形;叶片宽披针形,叶缘具粗锯齿;穗状花序顶生,花冠蓝紫色。
生理特性:C3植物,喜湿润环境;根系具发达侧根,耐短期水涝;花芽分化需≥10℃积温800℃·d。
次生代谢物:含马鞭草苷(verbenalin)0.8-1.2%,具抗炎镇痛活性。
2. 柳叶马鞭草(Verbena bonariensis)
形态特征:株高100-200cm,茎细长直立;叶片线状披针形,长宽比达8:1;伞房状聚伞花序,花径2-3mm。
生理特性:光周期中性,日均光照≥6h可周年开花;茎秆木质化程度高,抗倒伏性强。 挥发油成分:含柠檬烯(limonene)25-30%,具驱虫效果。
3. 矮杆马鞭草(Verbena rigida 'Polaris')
形态特征:株高20-40cm,丛生型;叶片卵圆形,表面具明显网格脉;花序紧凑,花量密度达120朵/m²。
生理特性:短日照促进开花,临界光周期12h;根系渗透调节能力强,耐盐碱(EC值≤3.5mS/cm)。
二、栽培技术要点
1.环境因子控制
参数 宽叶马鞭草 柳叶马鞭草 矮杆马鞭草